鄉愁這回事,本應不屬本板討論範圍,
畢竟離家已經八年,再怎麼濃烈的也都該沉澱,
輕言鄉愁,太矯情,也太懦弱。

之所以會想提,是因為讀了一篇文章↓
鳳山,我的鄉愁。
當然一開始點來看,是因為鳳山這兩個字,
同是鳳山人,自然想看看裡頭寫些什麼,
也因此被勾起一些本該淡忘或理性處理的部份,
才知道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好好看一下自己的故鄉,
國父紀念館、鳳山體育場這些以前熟悉得要命的地方,
現在竟然覺得很陌生,甚至我都不知道,鳳山體育場已經沒有圍牆啦?

雖然還是固定1~1.5個月回家一趟,
但也只是蜻蜓點水般地來去匆匆,
有時候邀約一多,只顧著奔忙於五福路、中山路之間,
駐足停留的時間幾乎沒有。

以前,腳踏車可以輕鬆到的範圍,就是我的全部世界,
連高雄市區,都嫌吃力而遙遠;
後來,摩托車油門一催,連台南、屏東都可以去了,
再後來,不搭火車客運不行了,
再後來,沒有飛機是到不了了。

世界的遼闊,總是隨著年紀增長而領悟,
遺憾的是,擁有的快樂卻是隨之遞減。

那一年離家,是因為考上了大學的身不由己,
還記得越接近開學的日子,心裡越沉重,
忙著和高雄的朋友們道別、大吃難以割捨的高雄美食,
用力擁抱相伴多年的棉被和抱枕,用力描繪帶不走的家的樣子。

那是我第一次離家,
而我又是那麼容易不安、適應力那麼差的人。

忘了到大幾為止,我都還是會在北上的客運上偷掉淚,
離家這件事,還是種煎熬。

然而「習慣」是個隱形的制約機,一但被套上就難以掙脫,或者不想掙脫。

慢慢地,我有點習慣這樣南北奔波,
一上客運就大睡,也漸漸不掉淚了,
原本討人厭的台北、冷漠的台北、冬冷夏悶愛下雨的台北,
竟成了我想要自由的唯一出口。

當暑假因為上網太久、看電視太久而被家人念上幾句,
心裡竟然有一點點想念台北,噢不,我想念的是我的自由。

畢業以後,家人以為我理所當然是要搬回去,重新當個高雄人,
媽媽興致勃勃地和我討論搬回家的時間、房間的整理等話題時,
我只是閃爍其詞沒敢接話。
我沒忘記在爸車上,我說出畢業後要在台北工作這句話,
爸爸的臉色有多難看。

當然在家很好,我喜歡家裡大大的雙人床,
可以隨便在上面滾來滾去,要多宅有多宅;
我也想念在家裡當女兒和妹妹的感覺,
遇到小強等非我族類的生物時,
只要大喊「拔~」,就會有爸爸騎士拔劍而出,
「都交給我吧!」魯爸說。我只要鼓掌就可以。
雖然常說我哥很討厭XD
但那個高雄異常下暴雨的夜裡,
我已經一身濕卻在家樓下找不到停車位時,
是魯哥穿著雨衣下來幫我喬車位,
一邊喬一邊說「我來啦、我來就好啦」,
那個時候,有半秒覺得有哥哥真好XD
重點是,我也沒打電話或按電鈴,
我不知道為什麼他知道我回來了,
但總之,他出現了。

可是,就如同〈鳳山,我的鄉愁。〉這篇文章文末說的,
如果沒有離家幾年,恐怕不會珍惜和家人相處的片刻光陰。
要是我一直都住在家裡,也許就還是那個無法獨立、無法靠自己的溫室花朵,
和家人的戰爭也隨著年歲老大而遽增吧。

所以這幾年來,家人其實沒有放棄遊說我回高雄工作,
尤其今年過年,魯因不明原因,在魯爸面前昏倒後,
原本對魯一直在台北已經降火的魯爸,又再度開始循循善誘,
魯媽也建議我不要把返鄉工作排除在選項之外,
但總是被我轉移話題帶過XD

回家工作這件事,是一個牽一髮動全身的超大決定,
而且基本上回去就不會再出來了(都這把年紀了XD),
目前還在我的考慮之外,
主要原因還是,我已經很習慣這樣的生活了,
雖然有時候還是很想吃媽媽的菜、摸爸爸的肚子、跟哥哥互毆(喂),
可是在這些誘人的家庭溫暖背後,隨之而來的也會是
父母的叨念、和哥哥搶電視和搶電腦、被高雄太陽曬黑兩個色號…之類的XD

我還不確定,是不是準備好這樣的改變(或者說回歸?)。

「離家」是一個雙面鏡,一面赤裸裸反映我的孤獨,一面又照往自由大道。



兩張圖都是今年春天回高雄時拍的,地點是中山大學旁的英國領事館。
高雄其實美的地方也很多,只是我太久沒有好好看她了。
儘管不願意,但我確實對它已經越來越陌生,
就像今年初,因為竹芸結婚,大學同學們邀約遊高雄,要我排行程時,
我整個苦惱了許久仍無對策,
才知道我對高雄其實並未如自己想像般熟悉,
在那當下,有點汗顏,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歸人,還是過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b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